松桃县农地“三权分置”改革催生“四金”农民
| 招商动态 |2017-05-06
松桃县以普觉现代高效循环农业园区为试点,通过推进村所有、民管理、企业经营的农地“三权分置”改革,提升土地产出率、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,催生了“租金”“薪金”“股金”“洁金”的“四金”农民,实现了农业增效、农村增绿、农民增收,走出了一条产出高效、产品安全、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的现代高效循环农业园区新路径。目前,试点园区共种有茶园2.28万亩、猕猴桃3200亩、黄金蜜李400亩、红心蜜柚3800亩、水蜜桃350亩。2015年,试点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7660元,2016年农民纯收入达8900元,同比增长13.9%。2017年,预计人均纯收入达10000元以上。
一、土地流转催生“租金”农民。一是优化试点区域布局。按照“农业产业化、产业园区化、园区景区化、农旅一体化”发展理念,围绕“林中有茶、茶中有花、花中有果、林中有人家”要求,有效将万亩茶海、美丽乡村、休闲旅游融为一体,以普觉试点区为中心,科学规划建设“一核二轴三带四片区”,即以普觉茶园为核心,两条公路为轴线,茶叶为主导产业带、水果中药材为配套产业带、畜牧业为辅导产业带,大坪、大路、孟溪、平头为四片区,共涉及5个乡(镇)、39个行政村,规划拓展种植茶叶面积12万亩,精品水果3.7万亩,中药材1万亩。二是保护农民合法权益。按照《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》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,本着尊重农民意愿、守住政策底线、坚持循序渐进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,全面对试点规划区域的农地进行摸底、解权、核实、建档,在不改变农地所有权、承包权、经营权的情况下,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采取民主集中制,将撂荒地、闲置土地、林地或非林地等,按照110元至350元价格不等进行合法流转。三是规范土地流转程序。按照《松桃苗自治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施方案》及《松桃苗族自治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实施方案》,成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相关工作组,安排专人对试点区撂荒地、闲置土地、林地或非林地等进行确权、统计、分类、定价,根据不同土地类别不同价格标准,坚持依法、自愿、有偿原则,采取一次性支付三年租金,以后每五年在原来的基础上上浮百分之十,租金由企业出钱,无企业入驻前由政府垫付的方式来来进行,流转期为20年。目前,试点核心区共流转土地8500亩,平均每年需支出租金350多万元。
二、入园就业催生“薪金”农民。一是搭建就业平台。采取“园区+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,“支部+协会+基地+农户”的经营模式,把农业园区、龙头企业、农民专业合作社、家庭农场作为农民多渠道就近就业的重要平台。目前,园区共有全国500强的企业1家、省级龙头企业2家、市级龙头企业6家,专业合作社12家,有千吨茶叶加工能力企业2家,小型及家庭式加工作坊36家。二是拓宽就业渠道。试点区牲畜代养、茶园采茶、果园采果、园区除草施肥、猕猴桃剪枝授粉等都需要大量的工人,多元化的就业岗位,能让试点区男女、老少一年四季都能园区就近就地就业,特别是茶叶园区采茶旺季每天多达5000人次,有效拓宽了就业增收渠道。在园区就业收入每人每天为80元至150元,2016年试点区合作社和企业共支出劳务费共2600多万元。三是创新就业途径。依托园区平台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,通过发展电子商务、做实实体经济、培育自主品牌,建立运营中心、物流中心、创客中心“三位一体”农村电商服务站,依托农资、代理、景点销售中心专业市场体系,建立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,打通“线上+线下”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。目前,试点区共发展农村电商6家,实现年销售额100万元200人就业。
三、闲置资源催生“股金”农民。一是规范土地入股分红。农户自愿将土地资源入股农业园区、龙头企业、农民专业合作社、家庭农场,由专业合作社或企业负责进行统一规划和科学管理,公司负责生产指导、种苗供应、产品销售回收的“产、供、销”一条龙服务,公司除去投入成本后,纯利润按照农户6成、公司4成分红。目前,农民以土地入股茶园2800余亩,经果林1.1万亩,种植花卉250余亩,养殖场建设150亩,折合资金约0.05亿元。二是有效融合资金分红。通过整合财政投入扶贫资金、部门项目资金、招商引资资金、各类融资及自筹资金等,通过龙头企业带动,全面解决农户技术资源、市场资源短缺等实际问题,真正达到盘活“农户资变资金、资金变股金、股金变利金”的目的,投入资金按每股100元入股,实行“计股分红”,有效解决了创业初期资金难问题,让村民更多地分享资金入股分红收益。目前,共试点区共融合各类资金2.57亿元。三是建立利益链接分红。猕猴桃产业公司与农户签定利益链接协议,前三年的所有投入,由公司全面承担,三年见效后,由公司无偿转包给农户按照公司标准和要求进行日常管护。农户投入的土地、管护的劳务、肥料等,按照市场价格公司每月予以支付。管护技术、市场营销、品牌创建由公司负责。公司刨去管理成本后,纯利润按照农户6成、公司4成的比例分利。按照猕猴桃亩产1500公斤标准,每斤定单价10元计算,亩产值达3万元,除去投资、管理等成本1.5万元,每亩纯收入能达1.5万元,按照6:4分红,农户每亩可分到9000元红利。
四、废弃农肥催生“洁金”农民。一是推行“公司+基地+代养户”发展模式。引进铁骑力士集团,通过“公司+基地+代养户”模式,在园区核心区建有2400头母猪扩繁场1个,代养生猪场6个,计划生猪育肥年出栏20000头。农户通过参加技术培训后,负责牲畜集中代养出工出劳环节,代养户每头猪可以从公司领到供养费200—340元,产生的粪便还可以自行以每吨150元的价格出售给专业合作社,全年可收获粪便“洁金”收入近50万元。二是推行“猪-沼-茶”发展模式。农户通过把平时自家喂养牲畜产生的粪便排放到沼气池,把沼气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生活中的燃料后,再把沼气池产生的沼液、沼渣以150元每吨的价格出售给茶叶公司用于茶园的浇灌和追肥,不但有效解决养殖污染问题,又加快了循环农业的健康发展助农增收。按照每周可以为茶园浇灌、追肥一次计算,2.28万亩的茶园对沼液、沼渣的需求永远供不应供。三是推行“养-肥-种”发展模式。园区专业合作社及企业对附近农户养羊、养牛、养鸡等所产生的粪便进行收利用,变废为宝,消除农家肥对空气、环境造成的污染,确保农村空气清新、环境清洁,农民成了“洁金”农民。以猕猴桃基地为例,每亩每年需要农家肥3至5吨,每吨以150元进行收购,农民每亩可收入“洁金”450元以上,3200亩猕猴桃基地,全年仅“洁金”费就要付出共140多万元。
松桃县普觉现代循环农业园区“三权分置”改革催生“四金”农民的做法,一是实现了闲置资源资本化。长期以来,农村大量的荒山荒坡、部分耕地等资源出现闲置,通过发展园区,推进“三权分置”改革后,大大拓宽了农村的滚动发展空间和内生发展动力,农村闲置资源实现了资本化。二是实现了产业发展绿色化。园区紧紧围绕生态产业化、产业生态化发展思路,基本施用农家肥发展农业,坚持做到生态价值、经济价值、社会价值和旅游价值“一起抓”、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“一起要”,实现了空气清新、产业清绿、环境清洁。三是实现了传统农业现代化。园区采取“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、“支部+协会+基地+农户”等经营模式,结合“猪一沼一茶”、“茶一旅游一观光”等立体农业循环产业经营发展模式,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。四是资金投入聚集化。通过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200多万元,有效撬动了项目资金、外商投资、社会投资、农民资金入股建设“五资”园区,实现了资金投入聚集化,累计投入各项资金2亿多元。
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,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,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。
